在中国女篮结束亚洲杯征程后,队长杨力维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年轻队员的期望,她强调,国际大赛是亿兆体育宝贵的成长机会,希望年轻队员珍惜这样的舞台,不要因为一时的失利而质疑自己的能力,这番话语不仅是对队友的鼓励,也折射出中国女篮传承与发展的核心精神。
大赛历练是成长的必经之路
本届亚洲杯,中国女篮以年轻阵容出战,多名新面孔首次站上国际赛场,尽管最终未能登顶,但球队在关键时刻展现的拼劲和韧性令人印象深刻,作为队内经验最丰富的球员之一,杨力维在比赛中多次挺身而出,用稳定的表现带领队伍前行,赛后,她特别提到:“年轻队员需要这样的舞台去感受高强度对抗,输赢只是过程,重要的是从中积累信心。”
杨力维回忆自己刚入国家队时的经历,坦言也曾因表现不佳而自我怀疑。“但教练和队友的信任让我明白,失败是成长的阶梯,现在轮到我去传递这种信念。”她表示,国际赛场的压力与国内联赛完全不同,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突破心理瓶颈。
心理建设比技术更重要
近年来,中国女篮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,但背后是无数次的挫折与调整,杨力维指出,年轻队员容易因一场失利否定自己,甚至陷入技术动作变形的恶性循环。“这时候更需要冷静,看清问题本质,比如防守站位或投篮选择可以改进,但绝不能怀疑‘我是不是不够好’。”
她以半决赛对阵澳大利亚为例,当时几名新人关键时刻出现失误,赛后情绪低落,杨力维主动与她们复盘:“我告诉她们,当年我第一次打亚洲杯,连球都传不稳,但现在回头看,那些失误反而是最珍贵的教训。”这种“化压力为动力”的思维,正是女篮精神的重要体现。
团队文化需要代代传承
中国女篮素以团结著称,老队员的“传帮带”传统尤为关键,杨力维提到,自己从苗立杰、邵婷等前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如何用积极心态影响全队。“现在轮到我们承担这份责任,年轻队员的潜力无限,她们只需要时间。”
主教练郑薇也支持这一观点,她在采访中透露,教练组会为新人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,但心理辅导同样重要。“杨力维这样的核心球员在场下的作用,有时比场上更关键。”
未来之路:从亚洲杯到奥运会
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,亚洲杯的成绩虽留有遗憾,却为队伍敲响警钟,杨力维认为,此次暴露的问题反而是好事:“比如对手的紧逼防守让我们看到细节上的不足,这些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解决。”她特别提到李缘、张茹等年轻球员的进步,“她们的防守意识和快攻转换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,剩下的就是大赛经验的沉淀。”
对于未来,杨力维充满信心:“中国女篮的底蕴在于永不言弃,只要年轻队员保持这股劲头,巴黎一定会更精彩。”她的寄语简单却有力:“穿上国家队队服的那一刻,你们就已经是最好的球员,别因为一场比赛的结果,忘记自己走了多远才站在这里。”
从亚洲杯的硝烟中走出,中国女篮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赛场,正如杨力维所言,失利只是征程中的逗号,而年轻一代的成长才是故事的主线,在竞技体育的残酷与荣耀之间,这份对舞台的珍惜与对自我的坚守,或许比任何奖牌都更接近胜利的本质。
发布评论